期刊简介

               本刊是囊括医、药、护、管、卫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期刊,内容丰富,包括专家论坛、综述与讲座,临床研究、临床实践、护理、卫生管理、临床药学等, 适合各类医院医护人员、医科院校广大师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

出版部门: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75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122/R

邮发代号: 18-104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585
  • 国内刊号:13-112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强化基础护理教学,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基础护理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人的需要层次论是其理论支持,协助患者实现生存、生理需求的方法,构成了基础护理的技术、技能.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由患病到病愈过程中的环境安排、饮食营养、排泄睡眠、清洁卫生、活动锻炼等都属于基础护理的范畴,基础护理既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诊断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护生对基础护理的正确认识对其今后的临床基础护理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基础......

    作者:李健 刊期: 2006- 05

  • 实验诊断形态学教学及考试软件的研制

    实验诊断学是动手性强的课程,学生不但在理论上要熟悉,更主要的是能动手实验.故实验诊断是临床医学教育中唯一开设实验的课程.实验课内容中约有2/3与细胞形态有关,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各种细胞形态,识别正常和异常细胞,才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至今为止,对于该部分的考试考核,尚缺乏理想方法,多采用理论考试,但不少考生理论熟悉,而实际操作时不能识别细胞的病理形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研制一种能用于形......

    作者:蒋云生;龚凡杰;曾落雁;张萍;刘频 刊期: 2006- 05

  • 检验专业实习生临床检验基础技能情况调查与分析

    为全面了解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临床检验基础技能掌握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医学检验专业2001~2004年186名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检验专业学生对临床检验基础技能操作基本上达到临床实习目标,但对显微镜下某些有形成分的识别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树平;舒向俊 刊期: 2006- 05

  • 培养实用型人材,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谈《护理技术》的教学方法

    本文就加强中专学生护理技术的动手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个教学模式.这个模式包括有基本的教学路子和方法,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强调了要做好操作示范、学生心理维护等教学要素.......

    作者:郑素玲 刊期: 2006- 05

  • 骨科多媒体课件制作体会

    多媒体课件在骨科教学中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对于骨科教学中大量的难以语言描述、抽象的临床表现和具体操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精选图像文件可以十分准确直观的表述给学生.本文阐述了笔者在制作骨科多媒体课件时的经验和心得.......

    作者:金勋杰;刘双意 刊期: 2006- 05

  • 新形势下加强医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当前医学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本文从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的相互渗透、建立标准化病人教学体系、加快现代教育技术步伐等方面对加强医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作者:张晴 刊期: 2006- 05

  • 病案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应用

    目的:以PBL教学法为基础,探索一种适合基础课教学的病案教学法.方法:对比两种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并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病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在主客观两方面的评价中均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病案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是一种能培养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较好的教学模式.......

    作者:吴虢东;许琰;李莉;戴书颖;曹霞;王玲 刊期: 2006- 05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研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是一种顽固性慢性疼痛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revirus,VZV)引起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造成外周感觉传入纤维(包括伤害性感受器)活性增高,异位冲动,中枢敏化和脊髓神经元自发性痫样放电有关,借此可以理解PHN的不同的临床诊治表现.......

    作者:韩涛 刊期: 2006- 05

  •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大量动物试验研究中发现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医学界从有创和无创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提示了动物均存在IPC现象.IPC的保护作用是目前延迟心肌梗死发生为有效和可以复制的方法.IPC是几次短暂缺血的快速适应反应,可以减慢随后长时间心肌缺血所致的细胞坏死速度,是组织细胞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内在抗损伤能力[1].......

    作者:王培文;张明 刊期: 2006- 05

  • 615系小鼠L7212白血病模型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615近交系小鼠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1961年5月用本所饲养的昆明种白化雌性小鼠和由前苏联引进的C57BL/血研黑色雄性近交系小鼠杂交,获得杂交第一代后,用杂交第一代严格按照同胞兄妹交配的原则,连续繁殖20代以上,得到的一系棕色小鼠.根据建立的年月命名为615近交系小鼠[1].利用615系小鼠建立的肿瘤模型主要有白血病模型、肝癌模型、肺癌模型、前胃癌模型、乳腺癌模型、宫颈癌模型、肉瘤模型等......

    作者:贺智;秦珊珊;韩景田 刊期: 2006- 05